长江评论:对信用越重视 判定"无信"就要越谨慎-ag旗舰厅首页

长江评论:对信用越重视 判定"无信"就要越谨慎
2019-04-24 23:09:59 来源:ag旗舰厅首页-ag旗舰厅官方网站

长江日报评论员 邢帆
  
  近日,央行ag旗舰厅首页官网公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有关负责人就征信系统建设相关问题答记者问》,回应了这段时间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些问题,比如征信系统尚未采集个人水费、电费缴费信息,等等。
  
  之前,网上流传的一种说法,本次征信系统升级后,“拖欠水电费将影响征信”,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人认为,如果偶尔疏忽大意忘了交水电费,就影响到个人诚信档案,有些“小题大做”了。央行本次回应,对具体事情给出了明确回答。
  
  征信系统于1997年由央行建立,如今,采集的信息已经覆盖9.9亿自然人、2591.8万户企业和其他组织。系统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信用”信息在社会活动中的“用武之地”也越来越广泛,有人甚至将信用记录称为个人的“第二张身份证”。如果有不良征信记录,银行贷款、办信用卡、出行乘坐交通工具,甚至就业都会受到影响。
  
  正是由于这种广泛的运用,现在好像出现了一种“征信依赖症”,出现任何社会问题都拿“上征信”说事。行人闯红灯难治,上征信;室内吸烟难治,上征信;旅游景点的不文明行为屡禁不止,上征信。甚至还有人提出,不常回家看看也要与信用记录挂钩……
  
  这些现象,说明我们在“信用”问题上还没有完全达成共识。行为多种多样,到底哪些能够和一个人的诚信品质挂钩?前段时间,浙江传出一种说法,“恶意频繁跳槽将影响征信。”一定时间内换多少次工作算“频繁”?什么样的跳槽可以被判定为“恶意”?这些都不是可以轻易给出答案的问题。
  
  对信用越重视,判定一个人“无信”就要越谨慎。如果把问题都往征信这个“筐”里装,表面上是对个人信用的重视,实则是面对社会问题时的惰性思维,企图依靠征信制度解决所有问题。
  
  制度越完善,社会治理得越好,但没有任何制度能“包治百病”,社会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也不会因某项制度得到立竿见影的提升。不像盖房子,机械地往上“添砖加瓦”就行,在建设一项制度的过程中,社会需要思考、讨论很多问题,它们可能会与伦理道德有关,与公平正义有关……
  
  某种程度上说,建立完善制度的过程比制度发挥的作用更有价值。因为正是在思考、讨论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一个社会越来越成熟、文明。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