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长江日报记者李昕宇通讯员米仁兵刘燕
8月25日,长江日报整版刊发调研式报道《光谷里的“光合效应”——“独树一帜”背后的文化探源》(以下简称《光谷里的“光合效应”》),“光合效应”成为武汉创新文化的最新注脚。
“为武汉光谷点赞”“创新驱动发展”“厚植创新文化”……当天,《光谷里的“光合效应”》报道被广州日报、深圳特区报、杭州日报、南京日报、厦门日报、大连日报、长春日报等全国15家副省级城市党报客户端及微信公众号等转发,引发全国网友对武汉创新文化的热议与期待。
■创新驱动与创新文化
“文化基因来自原生初心,成于演化历程。溯源才能绘就基因组全谱系。”武汉市社科院院长樊志宏博士看完《光谷里的“光合效应”》写下留言。
“超前预判并循着大趋势的起伏走向,提前谋划布局,将当下汇入发展大潮,以期在未来卡住领跑之位置。”他认为,要领跑,就必须要先于他人进入“无人区”,就必须要孤独地去探寻前行的方向,去摸索奔跑的节奏。
比起“智库声音”,一位大武汉客户端网友的留言更显直白:“光谷靠创新驱动走到今天,也必然要靠创新文化走向未来。”
■新的“光合效应”正在生长
对“光子”故事的讲述,正是对企业创新的加油打气,众多企业负责人第一时间做出了回应:转发。
“写得真好!”长飞光纤光缆执行董事兼总裁庄丹转发了《光谷里的“光合效应”》,给出四字评语;华引芯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方华第一时间在微信群进行转发传播;锐科激光相关负责人转发到了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并抒发着企业的情怀与责任:“作为‘链主’企业,锐科始终肩负推进中国激光产业战略发展的担当使命。”
“3个企业的故事,充分体现了光谷创新文化的两个关键词:持之以恒、兼容并蓄。”在逸飞激光董事长吴轩看来,“持之以恒”代表了光谷30多年来一直追求创新的态度,“兼容并蓄”代表了光谷区域内众多企业开放包容、协同发展的态度。
“一束光点亮一座城,点亮这束光的正是光谷的每一家企业、每一个人。”楚天激光创始人孙文深感“光子”的力量,在他看来,光谷乃至武汉的“光合效应”还将持续。
“光合效应”里的“cp故事”在续写着。逸飞激光上市后一个月的时间里,孙文和吴轩一起“走南闯北”,长春、武汉、珠海等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用孙文的话说:“最近我们几乎天天在一起,既开拓市场,也谋划光谷新的发展。”
在他们的设想中,新的“光合效应”正在生长,“准备联手支持更多的光谷企业,复制楚天和逸飞的发展模式”。
■“十条效应”培土“光合效应”
如果说企业是“光合效应”中“光子”,相关政府部门则在这片“产业热带雨林”中扮演了创新的“育种人”“培土者”,《光谷里的“光合效应”》成为相关部门热议的话题。
“总结非常好!”东湖高新区科创局负责人表示,“光合效应”总结出了光谷创新的活力与韧性;“为光谷创新的‘光合效应’种下更多的‘金种子’‘银种子’。”东湖高新区金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东湖高新区企业服务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光谷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独树一帜,不仅是因为产业集群规模效应明显、产业特色鲜明、产业链完备等外在表象,更为重要的是光谷有着持续创新的发展能力和充满活力的产业氛围”。
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而驱动创新,则离不开机制体制的创新。
就在《光谷里的“光合效应”》刊发当天,武汉都市圈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及武汉金融研究院揭牌,《东湖高新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及《“上市苗圃贷”业务实施管理办法》发布,光谷这一“创新金谷”再添新平台、新举措。
近年来,光谷先后出台“黄金十条”“商贸十条”“创业十条”“‘互联网 ’十条”“对外开放十条”等政策。一周多前,“光谷软件十条”最新出台,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与开源生态成为关键词。
如今,光谷的“十条效应”正成为“光合效应”的土壤,一个个持续创新的企业“光子”在此成长。